找到相关内容24921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台湾宗教 (总论)

      二、 宗教的社会影响   首先,宗教徒(包括民间信仰者)占人数的九成,换句话,台湾有90%的人是用宗教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宗教伦理在台湾民众中有相当的约束作用,即使在大学里也可以处处“闻...

    李桂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74185068.html
  • 宗教学研究概论

    许多学术著作脱离不了所谓“宗学”的框架。尽管如此,其内容仍不乏颇具学术价值的东西。   第三节 基督教的分派与现状   日本的基督教从广义上,分为天主教(旧教)、东正教(正教)、基督教(新教)三...力点放在道德载体人的身上,侧重伦理文化和道德修养,对日常生活中的举止行为、精神状态都作了直接的指示与规劝。所不同的是,借用“神示”、“天启”的名义,把本是世俗的伦理道德抬高为“神律”、“神训”,为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15385415.html
  • 中国人的“关系—信仰”模式

    宗教中存在一个深植的传统,即是相信自然或神的报应,相信人际关系与神人关系之间的彼此对应,如“天道福善祸淫”、“上天孚佑下民”的说法,如同《易经》上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4...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22085454.html
  • 十二种世居民族、五大宗教和谐相处政治价值分析

    由于不会傈僳语,给传教工作带来语言障碍,传教活动一直没有多大进展。约一九二九年前后,从维西迁来两户已入教的傈僳族定居玉龙县境内,他们用傈僳语传播基督教教规教义。这样,本民族传教易于接受,当年就吸收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90585675.html
  • 须弥山石窟概述

    经论摩诃衍”,[3]“立大中兴寺,尊高僧道臻为西魏国大统”。“后又改修官制,设大宗伯职掌沙门道士之法,其属官有司者掌法门之政”。[4],佛教在文帝和宇文泰的倡导下,国内崇佛之风大为兴盛,须弥山大量...

    陈悦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91385691.html
  • 人间佛教:大众化而非世俗化

    何谓世俗?“世俗”一词在古汉语中大致有四层含义,1)指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在这层意思上“世俗”相当于英文的“commorl customs”。2)指尘世;世间。此两层含义相当于佛教所的世俗(sa口v口...

    惟善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9120085785.html
  • 于僧最高 于山最古——慧远·净土宗

    “望风推服”,想一试真章。入东林寺,正值慧远《法华经》,他数次想发难提问,却“心悸流汗”,竟不敢语。   在慧远言传身教和严谨道风影响下,造就了一批独当一面、学识俱佳的高足弟子,“从者百余,皆端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583985892.html
  • 试论“三武灭佛”的共性

    ,在安邦治国思想上,以儒学为根据。太武帝提倡儒学,要求王公以下百官,其子弟都要到太学学习儒经。北周武帝时,曾招集群臣亲《礼记》。公元573年,周武帝“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张宝生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94586293.html
  • 中国西藏的历史沿革

    后又以1204年进藏的印度高僧喀且班钦释迦室利为师受比丘戒。他精通大小五明,著述很多,曾云游乌思藏各地,有许多弟子,对政教事务和经传法有丰富经验,是当时西藏佛教人士中最著名的大师之一,他主持的萨迦派...,索康等人向中国驻印度大使袁仲贤呈交了达赖喇嘛和西藏官员会议分别致袁大使的信。信中了达赖喇嘛亲政的情况和西藏地方当局准备同中央和谈的愿望。29日,中央复电表示欢迎达赖喇嘛派人到北京商谈和平解放西藏...

    陈庆英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0486331.html
  • 从“相”到“象”

    不能空现象了。不能空现象,即只认定他是现象,而不能知道他就是真实的呈现。换句话说,即不能于现象而透识其本体……在本体论的观点上,是不能承认现象为实有的,所以,缘生一词,是万不可含有构造的意义的。”(...

    贡华南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1886377.html